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市民认识、了解并喜爱古琴艺术。12月18日下午,河口区图书馆在三楼尼山书院成功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公益讲座,特邀东营市古琴协会会长张良杰老师,为大家一一解读古琴艺术的独特魅力。
讲座伊始, 一曲《良宵引》旋律婉转,二曲《秋江夜泊》耐人寻味,三曲《欸乃》清新隽永,一时间在场的市民读者仿佛寄身远离尘嚣的山水之间……随着几首琴曲缓缓拉开了讲座的序幕:张良杰老师深入浅出地从“丝桐”、“四大名琴”、“左琴右书”、“高山流水”等词条入手,用轻松简明的语言,向现场古琴爱好者解读了古琴的起源、形制、古琴艺术的流派、其所代表的精神境界以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等。通过张老师的耐心讲解和聆听弹奏,现场的市民对于古琴艺术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随后,张老师又详细解答了现场市民对于古琴艺术的诸多问题,现场气氛热烈。最后,公益讲座在张老师的一曲《梅花三弄》中圆满结束。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是中国古典乐曲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早在唐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是一首充满中国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枯木禅琴谱》说:“曲音清幽,音节舒畅,一种孤高现于指下;似有寒香沁入肺腑,须从容联络,方得其旨。”
此次讲座让大家较为深入地了解了古琴艺术,不仅传承和推广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通过与市民的文化互动,切实让大家有了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陆游(宋)《梅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