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馍是中国民间面塑品,也称“面花”。乡间逢年节都要蒸制花馍,花馍的内容都象征着吉祥如意,表达对祖先的祭祀、长辈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花馍馍已经列入河口区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遗产项目。1月30日下午,河口区图书馆成功举办传统文化年系列活动之花馍馍活动,特邀市级传承人杨梅老师现场教做花饽饽讲解,40余名小朋友及家长参与体验。
花饽饽采用民间传统面食的制作技法和工艺,牛奶,蔬菜汁等天然原材料发面,凭借匠人独特的纯手工制作方法捏制成各种活灵活现的人物、动物、花草树木等,体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独特魅力。同时,制作艺术精巧,色彩鲜艳,造型美观,有着很强的象征意义,民俗内涵丰富,是艺术性极高的民间传统艺术品,既有可观赏的艺术性,又有可食的实用性。

在花馍老师的指导下,一个个面团在小朋友手里变了模样:有活泼可爱的小鱼、憨态可掬的福猪…把自己作品放在盘里,如同展开了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让人赏心悦目。

参加活动的家长们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了花馍的历史传承和做法的相关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传承。
|